导学:诵读经典为什么能够养心?
通过系统诵读经典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知道了诵读经典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培育浩然正气,
有不少朋友们通过诵读切身体会到了自己身心的各种可喜的变化。
对于诵读经典能够养心身可以说是深信不疑。
可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效果?
我们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掌握这种变化的规律,
从而使我们自身以及孩子能从经典诵读过程中更好的受益呢?
看来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不多,
实际上这是解决我们今后学习时瓶颈的重要内容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心的生理特点,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
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
我们对“心”有个大致的认识:
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心为火脏,心开窍于舌,心之华在面,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
这些内容随着我们对内经诵读的熟悉,
会慢慢刻在脑子里,而我自己之前也是因为学习不得其法,
用了三四年的功夫反复记忆才记下来。
在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字中,
大家看到唯有“心”字是不带“月”字这个形旁的。
大家有幸在爱红社接触到了最好的学习方法,
不解而只是熟读,这点真的非常好,大家把握机会哟!
字体的不同说明古代先贤在造字的时候就知道心是区别于其他五藏的,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细节哟!
心所主管的神、志、意识及大脑的各种活动是形而上层次的,
不仅仅是指“心脏”这个肉质的具体的人体组织器官。
而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
除了火之外的其他四种物质,
我们都是可以用东西装起来的,可用器皿受盛,
可有谁能把火装到器皿里给关起来?
并且其他物质都能受到地心引力向下走,
火呢?
要不怎么是君主之官呢?火是向上走的!
火的特点与我们的思想意识活动是一致的,
看得见,摸不到,也抓不住,却真实鲜活地存在着。
因为心的这种特性,我且把中医所讲的心称为心神,
以区别平时所说的心脏。
其实心脏只是神明之舍,是心神的宿舍,
大脑则是心神的办公室,
心神主载着人体的精神活动,
我们常说的精神食粮其实就是提供给心神活动的能量。
心神也是分阴阳的,所以人有阴我之心和阳我之心。
王老师在太阳岛告诉我们每个人:你本来就是太阳!
可这个太阳原本是藏在哪里呢?
其实就是我们的阳我之心,
它应当像太阳一样发出自然(燃)的光明,
来照应体内,而这个光,
也就是我们出生时先天具有的那道灵光,
也叫性光。
这个性光在宝妈的分享中大家应当听到过了。
现在的人因为五德不全、六根不净等原因
产生了厚厚的屏蔽层,
阴我之心把本性给封住了,
心本来是有七窍的,
俗话说的七窍玲珑心嘛,
可本性被封,七窍充实,
变成了死心眼,心窍都闭合了,
所以生命之光的能量也释放不出来。
大家都差不多,能把心窍撞开就好了。
诵读的过程不就是在撞心窍吗?
舌开窍于心,诵读本身也是用舌头的。
而诵读的声音用声波的震动也在不停地撞着心窍,
所以大家读着读着就开窍了!
默读也行,是读给心音来听的,
只是原来的窍如果堵住了,效果就差了。
诵读经典本身就是修心的一部分。
只有通过重新修心,使内心阴阳平衡,
才能使自己的性光圆明,重新发出光来。
闭合不通,所以遇到某些事不平静,
现在撞通心窍了遇到事自然而然就已输出去了
而古代先贤们流传下来的这些经典,
正是修身养性的精品,
我们现代人唯有借助经典本身所蕴含的能量,
才能重新激活心的能量场,
0 评论:
发表评论